北部都會區發展

政府在2021施政報告計劃提出了一個都會商業核心區—「北部都會區」,透過加強深港合作發展,發揮國家發展戰略中的獨特優勢。以新界北部作發展核心,涉及面積達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了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覆蓋由西至東的深港口岸經濟帶。

北區鐵路發展

《發展策略》提出以5個新鐵路項目作為交通手段,連接洪水橋、流浮山及新田等多個新發展區,以減低區內的往來成本。除了完善新發展區的交通網絡,亦增加了港深的跨境交通基建。鐵路發展開拓了更多土地,並帶動房屋及經濟發展。

2條本地鐵路及3條跨境鐵路

政府將研究,以2條本地鐵路完善擴大後的新發展區的交通網絡,同時帶動鄰近土地開拓,釋放香港北部的發展潛力。以及3個跨境鐵路項目優化、增強及添加跨境連接的交通基建及通關安排,逐步擴大港深一小時通勤網絡的動態範圍,擴大兩地的連接面。

2條本地鐵路

北環綫東延

將策略性地增強古洞北新發展區的區位優勢。促進安樂村工業區功能轉型並增强其創造工作職位的能力,改善職住平衡將策略性地增強古洞北新發展區的區位優勢

自動捷運系統

貫通下白泥到尖鼻咀,以此帶動尖鼻咀/流浮山/白泥的沿岸發展接通港深西部鐵路沿線站點和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內已規劃的環保運輸系統 。

3條跨境鐵路

港深西部鐵路

港深西部鐵路連接深圳前海與洪水橋,藉此契機提升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為新界北核心商務區,並擴展至流浮山及尖鼻咀一帶,大幅度增加房屋及經濟用地,加強與前海的交通連繫。

初步估計,把流浮山及尖鼻咀一帶土地納入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範圍,可新增約 47,000至52,500個住宅單位供應。

北環線支線

北環線支線連接新田及新皇崗口岸 ,加強港方新田/落馬洲地區與深圳科創園區的交通直接聯繫。

提升港深創科園及其餘地區的整體發展潛力及對創科企業及人才的吸引力。

東鐵線向北延伸

政府提議將羅湖遷移至深圳羅湖並在深方設立「一地兩檢」口岸。

研究在現有羅湖站及上水站之間設置一個非過境鐵路服務的新鐵路站,以釋放羅湖/上水北及文錦渡一帶的發展潛力,建設商住發展的羅湖/文錦渡綜合發展樞紐,為港深緊密互動圈內的發展區居民提供更便利的轉乘交通,吸引居民選擇跨境就業。

方案可以借助羅湖鐵路貨運場等相關鐵路用地及相鄰土地進行大規模住宅及商業發展,並供應約9000至10500個住宅單位。